一、事故概况
2025年6月17日23时10分,湖南能源集团金竹山矿业有限公司土朱煤矿(以下简称土朱煤矿)发生一起机电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30.68万元。
二、事故发生经过
2025年6月17日15时30分,206队副队长伍益春组织召开班前会,共11人参加。
16时02分,作业人员开始下井。当班11名作业人员到达2139采煤工作面后,伍益春安排人员分为两组作业,工作面上段4人,分别是伍益春、康立光、李常贵、刘勇岳,刘勇岳负责开启第2台刮板输送机,其余3人在工作面第2台刮板输送机机尾处作业(距机头约30m)。工作面下段6人,分别是杨芝华、赵建光、吴代坤、汤贤良、曾伟民、温文东,温文东负责开启第1台刮板输送机,其余5人在工作面第1台刮板输送机中部作业,放斗工闵冠军在21-220东运巷放斗。
到23时许,伍益春等3人回采至工作面第2台刮板输送机的机尾,共架设了6副支架,长度约3m,出煤约10吨;杨芝华等5人在第1台刮板输送机中部,架设了15副支架,长度约10m,出煤约40吨。
23时8分,第2台刮板输送机煤矸堆积严重,下槽内塞死堵转,造成负荷销被剪断。
23时10分,刘勇岳处理负荷销的问题。因机头处地方狭窄,操作不便,便拆除了机头压柱,进入刮板输送机采空区侧更换负荷销。更换时没有切断刮板输送机电源,也没有清除刮板输送机下槽内煤矸,在刮板输送机运行中直接插入负荷销,导致刮板输送机上链张力骤增,瞬间机头上翘砸中刘勇岳额头。至此,事故发生。
三、事故的原因和性质
(一)直接原因
刮板输送机被煤矸堵死、卡链断销;司机违规拆除机头压柱,未断电停机直接更换负荷销,导致机头突然上翘,被击中额头导致事故发生。
(二)间接原因
1.机电管理混乱。一是长期存在刮板输送机安装、使用和维护不符合规定的现象;二是隐患排查治理流于形式,机电运输现场存在的问题没有整改到位;三是机电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现场管理能力薄弱;四是现场作业人员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机电设备安全确认。
2.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一是没有开展机电运输专项安全培训;二是未吸取同类型事故教训,对本矿发生的和邻近资江煤矿的发生刮板输送机伤亡事故,没有开展反思和自查自纠;三是日常警示教育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机电事故开展警示教育,矿井规定的警示教育日形同虚设。
3.双重预防机制不完善。一是风险辨识不全面,没有把刮板输送机可能产生的伤人风险纳入辨识范围;二是管控措施不到位,没有针对煤矿已多次发生的刮板输送机伤人事故采取有效管控措施。
4.上级公司监管不力。金竹山公司对土朱煤矿机电管理混乱现象失管失控;涟邵管理局对查出的问题督促整改不到位;股份公司安通部对土朱煤矿机电管理混乱失察。
(三)事故性质
经调查,认定本次事故为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四、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一)强化机电运输制度执行。一是严格设备的安装使用程序,刮板输送机必须严格按照《刮板输送机安装使用安全管理硬性规定》安装和使用。二是严格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下井检查制度。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下井必须加强对机电运输等重点设备的检查巡视,对存在的重大风险、带病运行设备和违章操作等及时制止、纠正;三是严格执行安全确认制度。加强班、队长和安全员现场作业管理,作业前严格按现场安全确认的要求排查隐患,带头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和作业规程。三是严格落实作业头面包保制度,包保人员要切实加强对所包保作业面的检查,凡不符合作业规程等有关规定的,及时督促整改到位。
(二)强化机电运输安全管理。一是配齐配强机电运输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加强监督考核,切实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二是强化刮板输送机等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发现使用过程中必须未按规定安装扁担、打好压柱,带电检修等行为,严格处理处罚。三是深入开展机电运输系统专项整治。要对全矿井机电运输系统从制度建设、制度执行等进行全方位自查自纠,举一反三,确保各项电气设备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可靠。
(三)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一是开展针对性的机电运输专项教育培训。煤矿企业编制的机电运输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和贯彻学习,确保相关人员具备必要的岗位作业知识和技能。二是开展有效的事故警示教育,尤其是对本省市、本矿发生的典型案例要进行全面讲解分析,督促职工吸取事故教育,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作业。三是着力提高职工自保、互保能力。加强对职工反“三违”的教育力度,提高职工自保、互保意识。
(四)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工作。湖南煤业股份公司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当认真落实两办《意见》“八条硬措施”和《煤矿安全生产条例》要求,务实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和警示教育,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煤矿安全生产。